单位:本站作者:admin
由于具有客观独立、责任分离等特点,第三方机构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公正性、专业性和规范性,有利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查明真相。
近几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第三方机构的发展和其在政府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指出,“各级财政部门在必要时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并于2019年签署国务院令,将“第三方评估”写入《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同时规定“决策后评估结果应当作为调整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三方在绩效评价中有着广泛应用,绩效评价中引入第三方,打破了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对提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科学性、民主性以及公信力有着重要作用;绩效评价中引入第三方,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评价政府工作的机会和渠道,建立起了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在国外,第三方参与贯穿政府绩效评价始终。随着西方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的深化和发展,各类第三方机构以其自身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成为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价的重要参与主体,并呈现出机构类型多样、机构专业性强、经费来源多元、多种模式参与的特点。
在国内,绩效评价的要求和特点,决定了第三方机构在绩效评价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咨询,而非鉴证。绩效评价是以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切入点开展工作,它不仅是要发现问题、规范管理,更重要的是为政府进一步决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其中,缺乏明确的标准或根本就没有严格的标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咨询在绩效评价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提出研究型思路。将评价对象置于一定空间和时间立体范畴内,对背景和目标进行深度分析,追根溯源,以预算绩效管理过程的不断优化和预算资金效果的持续提升为目标来设计方案。
二是采用多样化方法。以绩效目标为线索,综合运用调查、访谈、查阅国内外文献、统计、比较分析、专家咨询等多种方法,核实摸清效益效果。
三是产出个性化成果。以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其原因分析为主线,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归纳提炼,为评价对象精准把脉,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层原因,提出具备操作性的改进意见以及长远的建设性建议,让绩效评价切实发挥作用。
公正性、专业性、规范性是咨询机构的立根之本,也是咨询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与国外咨询机构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当然,我们自身首先要加强学习,练好内功。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抚育:
一是加大宣传和引导,助力提升咨询机构公正性。一方面,要建立第三方治理理念,在政府内部及社会中加大对咨询机构作用的宣传力度,明确和保障咨询机构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地位,保证咨询工作不受被评价对象等利益相关群体干扰;另一方面,当前政府咨询力量还比较薄弱,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培育发展咨询团队,壮大政府咨询力量。
二是加强研究与交流,助力提升咨询机构专业性。由于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着绩效标准不明确、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要加强方法工具等的研究,助推绩效标准明确;同时,还要建立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手段,如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收集相关信息,并促进信息公开共享。
三是强化监督与管理,助力提升咨询机构规范性。一方面,要建立质量标准、制定操作规范,助力提升咨询机构成果质量;另一方面,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优化竞争环境,促进咨询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财政资金使用的越来越规范,绩效评价对咨询成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咨询机构能够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相信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强,咨询机构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本文基于汪爱武女士在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与监督评价局主办的预算绩效评价培训会上的专题分享)